二月份国内煤炭市场走势研判
此外,各单位工地警长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统一制作问题整改建议书,如实填报工地警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总表和工地警长巡查发现问题明细表,以视频或者照片的形式固定证据,按要求上报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发现的问题和证据移交所在县(市)、区的城管、交通、建设等部门进一步处理。
但是,2018年1月~6月,41条主要入长江支流45个控制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53.3%,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3%。
督察强调,江苏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督察反馈意见,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大力打击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严控环境隐患。督察发现,苏州市和扬州江都区应纳入关停一批的化工企业共530余家,实际上报414家。劣Ⅴ类比例13.3%,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将减煤减化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江苏省累计召开省委常委会21次、省政府常务会24次、省政府专题会11次,研究部署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但是,江苏省经信委工作不力、审核不严,对地方上报的四个一批清单一汇了之,导致各地漏报、虚报问题较为普遍。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查处散乱污无序排放
9月以来,三门峡市已获得49个优良天气。工商部门设卡阻击不合规范散煤流入三门峡市。三是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走上环保工作主战场,利用他们对背街小巷的环境状况熟知,对如何治理城乡接合部脏乱差状况有发言权的优势,成为协助职能部门完善监管盲区的重要力量。二是利用新媒体建立12个环保工作微信群,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各项方案指令及时传达,部门落实情况第一时间反馈,一线监管效果实时展示,污染现场准确曝光。
公安部门严查违规大货车运输。PM10、PM2.5年累计平均浓度同比双下降。
截至10月23日,三门峡市今年已收获176个优良天气,全省排名并列第3。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三门峡市虽然持续推进各项严格攻坚措施,但由于资源型城市工业排放量大、河谷地貌气象条件复杂、国道省道穿越市区等诸多因素限制,大气环境质量在全省一度处于落后状态。8月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彻底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第一要务,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层层破解环境监管肠梗阻,一场保卫蓝天碧水的人民战争全面打响。住建部门对不履行六个百分百控尘措施的工地坚决关停,渣土办连续两个月设卡检查渣土车,规范渣土运输行为。
四是职能部门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查处散乱污无序排放。从省环保厅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三门峡市获得9月全省空气质量第一名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第二名的好成绩。一是从省中科院邀请权威专家为辖区大气污染防治把脉问诊,摸清气象变化规律,锁定污染源头,跟踪污染轨迹,获得科学精确的应对方案。
环保部门在线监控和现场检查相结合,严查企业超标排放。城管、交通部门制定严格的洒水保洁制度,城市道路、国道、省道清洁保湿工作标准大大提高,道路扬尘带来的污染影响在逐步减小。
两个月来,三门峡市各级各部门数千名干部群众坚守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线,构筑起了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钢铁防线,有力打击了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扭转了三门峡市环境质量变差的不利局面。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三门峡市建立智慧环保向污染宣战,以全民参与推进科学治污决策所产生的强大社会效应
22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了时时监测。3498个城市噪声监测点、89个辐射环境监测点、35个酸雨监测点、14个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省级重点监控的913家污染源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全省国土空间的全覆盖。10月25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全省已建成了覆盖129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县县能监测、评价、预报和预警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在监测数据互联共享方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已经实现了与水利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和统一发布,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基础日趋完善。覆盖全省耕地、林地、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社会关注热点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433个。覆盖重要河流、水域的地表水监测断面370个。
目前,云南已建成了一支以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16个州市环境监测站为骨架、115个县级环境监测站为支撑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队伍。邓加忠补充说道,全省已建成覆盖县级城市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52个。
2017年,全省新建国考水质监测断面的88个水质自动站,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10个,届时州市跨界河流、九大高原湖泊水体将基本实现自动监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邓加忠介绍,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于2017年印发了《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实施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县级环境监测机构较十二五末期增加12.6%,全省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率为58.3%,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云南按照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已建成了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站,16个州市所在地城市具备了未来3天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
3498个城市噪声监测点、89个辐射环境监测点、35个酸雨监测点、14个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省级重点监控的913家污染源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全省国土空间的全覆盖。目前,云南已建成了一支以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16个州市环境监测站为骨架、115个县级环境监测站为支撑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队伍。在监测数据互联共享方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已经实现了与水利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和统一发布,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基础日趋完善。邓加忠补充说道,全省已建成覆盖县级城市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52个。
10月25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全省已建成了覆盖129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县县能监测、评价、预报和预警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同时,云南按照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已建成了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站,16个州市所在地城市具备了未来3天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
覆盖全省耕地、林地、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社会关注热点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433个。22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了时时监测。
县级环境监测机构较十二五末期增加12.6%,全省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率为58.3%,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全省新建国考水质监测断面的88个水质自动站,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10个,届时州市跨界河流、九大高原湖泊水体将基本实现自动监测。
覆盖重要河流、水域的地表水监测断面370个。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处处长邓加忠介绍,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于2017年印发了《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实施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攻坚行动的主要任务: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巩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成果,加快推进排污许可管理。会议指出,秋冬季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期,也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期和攻坚期。
三是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六是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强化车用油品监督管理。
四是实施散煤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有效推进清洁取暖。此次攻坚行动主要目标是:稳中求进,在巩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0月12日,晋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部署会召开。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